按:2002年是我人生的低谷,由于挂科太多,被转为试读生,也就是如果再挂科就会肄业了。之前我在游戏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所以误以为自己有文学天赋,于是开始尝试创作一些文学作品。

因为互联网的兴起,当时我尝试通过网络平台投稿。其实如果走的是纯网络文学,也就是榕树下和后来的起点那套体系,也不见得是坏事。但是我选择的是通过网络寻找实体出版社,事实证明这个思路非常傻逼。和我联系的是一个叫“中国荐稿网”的网站,站长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但是我没有看出来,还免费给他做了一些东西。但是他并没有真的帮助我发表什么作品。

得知挂科的那个暑假,我打算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点什么东西,于是一边打工,一边从jiangao.com接了一个关于求职的企划,内容是写作一本“不败求职”的书。结果是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虽然打工把3000块钱试读费赚了出来,但是书稿没法完成。于是开学之前我向父母坦白了这个事实,然后依然翘课不上学,但考试的时候开始作弊。现在想来非常感谢当时的同学们,我并不是性格很好的人,但是考试的时候就算没什么很深的私交,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仍然会无私地帮助我作弊——我的学习差到什么程度呢?就算是别人给我卷子看,或者在桌子底下翻书,我考试的没法及格,也就是对我来说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别人直接把试卷给我抄。不用说,这样同学们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是刘刚、崔嵬等同学仍然无私地帮助我了。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没有学士学位的我是很难获得其他国家的工作签证的。

每当我回忆到大学生活的时候就非常沉重,但其实我的智力并不是真的那么差,毕业论文我确实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且答辩的时候是数学系里为数不多的可以和教授进行对话的几个人之一。我无意批评国内的高等教育本身,但我想就我个人而言,国外Assessment、Essay加考试的偏向研究的风格可能更符合我的作风。

话题回到这本未完成书稿。因为只是希望借此出道成为职业写手,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什么乐趣(所以第一部分没写完就去写和IT相关的第二部分了,结果完全偏了题,差点写成网页编程入门教程)。唯一的收获只是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你看到的成功学的书,有可能作者的程度还远不如你。所以选择靠谱的作者这点是很重要的。可笑的是,就算是将近15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PS: 本文本来是以RTF文档的形式保存的,没有完全转成markdown格式,不过估计反正也不会有人看,就先这样了,回头有空再修改格式。


2016-05-29

关于“不败”(目前完成的部分列表)

不败的自我推销——撰写简历的奥秘
·关于求职简历
·求职简历的意义
·简历的基本格式
图表式简历
文章式简历
·求职简历的注意事项
所谓“实事求是”
“详略”的教训
关于“创新”
“结局”与“存在”
简历的“外貌”
……

信息社会中的不败之道
·个人网页制作指南
页面文字的编辑
其它控制文本的方法
超级链接
插入图片
……
……

“Defeat the Defeat” by www.jiangao.com

关于“不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是一句谚语。

所谓谚语,通常指的是意味深刻又简练扼要的话。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简练,就不能面面俱到;而话说得不全面,有往往会招致误会——这是一般的规律,“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谚语也是一样。单从字面理解,好像要“成功”,就必须先“失败”一样;没有鸡,哪里来的蛋呢?

但是我们却不禁要反问一句:没有鸡,就一定真的没有蛋吗?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答案是“未必”。原因很简单:生物的进化在后人看来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每种生物的进化都像一根从一样的“零”开始到各自相异的终点的有限数轴一样。那么让我们考察一下鸡的进化轴:从碱基对到原核到真核到单细胞到多细胞,直到进化成了一种很接近“鸡”的生物;而它后代终于进化成了“鸡”,那么它的确不是鸡,但它的蛋又的的确确是鸡蛋——遗传学告诉我们,先有蛋而后有鸡。

从成功与失败的关系的角度来讲,答案也是“未必”。失败后有可能是成功,但也有可能不是;失败并不能直接带来成功,带来成功的是对失败的总结。但是,一个人要工作,要创业,要成功,他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为了最后的成功,而不得不经历数不清的失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想当大的资源浪费。

于是,我们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未失败而能得到失败的教训,可乎?

答案就摆在这里。我们不能直接带给您成功,但能带给您失败的经验,从而让您“不败”!通过总结失败的案例,吸收它们的教训,并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希望您能避开“失败”的险滩,直达成功的对岸……

所以那句谚语的真正意思是“对过去失败的总结乃是将来成功之母”。

我们则把那句话改写成“对别人过去失败的总结,将是您将来成功的保证”!

不败的自我推销——撰写简历的奥秘

关于求职简历

简历这个东西,说起来并不简单:它既是对求职人过去的总结,又是用人单位方面了解求职人的最初依据,自然非同小可。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因此普遍对如何撰写简历感到头痛;不同于学生所熟知的升学时填写的各种表格中的简历,求职简历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所谓简历,从文体上来说是一种说明文;也就是说,基本的要求便是“客观”二字。你不需要情绪激昂的表白自己的优点,这不是简历的任务。简历只是为了给阅读者一个总体的印象,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而已。

而且,因为我们要写的是求职简历,所以基本要求便和升学时填写的表格不同。最大的区别,便是不要详写中小学的经历。简历照例都是写自己上过什么学、干过什么工作之类,但请注意,用人单位希望从简历中了解的是什么?什么是和工作息息相关的?这一点一定要了解。工作需要的知识是专门的知识,而这是中小学教育中所不包含的。基础知识及其相关的受教育背景,不会在用人单位的关心范围之内。所以写作求职简历的重点,便是大学时所受的教育(应该说包括在校外的所受的培训),社会实践,以及工作经验(如果有的话)。

简历的所谓“标准格式”便是“基本资料”、“受教育经历”、“社会经历”三部分。具体地说,“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等等等等(填了半辈子表了,不会还不清不楚吧……我们承诺讲的都是重点,不重要的东西一律不谈),必要的话还要附上一寸免冠照片;虽然有人质疑过“籍贯”、“民族”对工作有什么影响,但至少这些东西不会完全没有意义——从心理学上讲,通常我们对一个人了解得越多,就会越感到“安心”,因为“未知”本身便是恐惧的根源之一,更何况是身边的人,“理应”了解他的情况呢?同样,把自己的资料全面的写出来可以在心理上增强对方的亲和感。“受教育经历”既包括狭义的中小学、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所受的教育,也包括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技能认证,甚至是荣誉证书——当然,市场的本质就是供需,还是要看用人单位的要求的,招聘文秘的话棋类比赛二等奖就没有什么必要了(除非老总也是棋迷;这虽然是句笑话,但也表现了社会的复杂性)。而“社会经历”则包括了学习中的社会实践(协会、专业课等)和进入社会后的工作情况。这些内容中,要略写与要应聘的工作关系不太大的东西;具体的说,如果你应聘的是程序员,就是大学在科幻协会当了会长,也没有努力表达的必要。

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细化。用人单位不可能了解你所学专业的具体情况,所以有必要在简历中注明自己所学专业的具体课程。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是众所周知的。人们(尤其是学生)往往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天天接触一类东西,身边的人不是教授自己的老师,就是一起学习的同学,久而久之便认为对自己的学科,别人纵然不知道详情,也应该知道大概吧!其实不然,认为数学就是搞歌德巴赫猜想、计算机就是编辑打字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应该说明自己的具体所学。但注意说明不可过度,比如以下实例中:

————————————————————————————————————

实例:

……
所学科目: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高等数学
法律基础
……

————————————————————————————————————

这种把公共课一一开列的做法,会让人误以为把他当傻瓜;“好歹我也受过高等教育,难道连大学上什么课都不知道?”因此只需列出与工作有关的专业课即可。

求职简历的意义

简历是求职的第一块敲门砖,这话说得一点也不过分。简历可以全面而客观的描述你的个人情况,和求职信等求职方式不同,简历中全是关于自己的信息、事实,不会有言过其实的话出现(因为简历中的信息很容易判断真伪),用人单位也会将简历当成重要的资料。

第一,简历可以详细展现自己的方方面面,而且这在别的文体里是很容易会招致反感的。这可以说是简历的特权:所有想让对方了解的关于自己的东西,你都可以列出来;只要掌握好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就可以了。请看以下实例:

————————————————————————————————————

实例:

……
所学课程:……
社会实践:……
获得奖励:……
工作经验:……
等级考试:……
通过认证:……
……

————————————————————————————————————

像这样,一股脑的罗列出来,便不是良好的组织信息方式。要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内部的逻辑关系。比如可以按照学校在学——社会实践——走上社会来分类,或者按照学习——认证——实践来分类,总之要有一定的依据,让人看了感到条理分明。这样,阅读者无疑也会在心里认为“这个人头脑清楚”的。

第二,简历的全面性,可以让用人单位了解到他想要了解的方面。在求职信中,讲究的是取舍得当;但如果遇到阅读者想要了解的信息没有涉及到的情况(这有可能是求职者的疏忽,也有可能是用人单位要求比较不同寻常,还有可能是求职者避实就虚,原因不一而足),就不免造成尴尬的局面。比如单位方面比较关心是否有计算机等级证书,但求职信中没有涉及,具体情况阅读者也不好判断。简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简历的标准是“详略得当”,关系大的详写,关系不大的不是不写,而是略写。好比在“通过认证”里,没写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话就说明没有通过;而只写了“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就说明“没有通过计算机三级”。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简历既然有这个特性,求职者也应该加以注意。

简历的基本格式

·图表式个人简历

作为说明文的简历,从其功用出发,格式上自然以表达问题清楚全面为第一要务。根据学生时代的经验,图表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形式;因为它既可以将信息分类显示,又可以忽略有时令人难以掌握的逻辑关系。一般地说,两个段落之间或者是因果,或者是转折,总之要有一个关系;但在全面介绍自己的情况的时候,两个项目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紧密的联系,使用图表就可以避开这一点,因为图表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并列的,只要项目没有交杂、重叠,图表很难给人留下混乱的负面印象。但是,相应地,图表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它的特征是“分类”而不是“汇总”,请看以下实例:

————————————————————————————————————

实例:

……
专业课程……
社会实践……
考核认证……
获奖情况……
……

————————————————————————————————————

包含了上述几个方面的一份标准的图表形简历,符合我们上面所说的图表简历的基本特点;但是,这份简历如果拿到广告、策划等创造性的单位应聘的话,由于形式过于古板而且没有什么特点,便不会提起阅读者的兴趣。

另外,所谓图表,通常指的是“个人情况表”和“证书影印图”的结合;用图形来介绍自己不是标准的做法,但由于颇有创意,在应聘不那么“中规中矩”的职业的时候不妨一试。比如用饼形图表现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的关系、用直方图表示自己所学的课时,等等。

·文章式简历

首先要说明,这里“文章式”指的是体裁,并不是说要加入大量议论、抒情的句子。无论什么时刻,简历也应该给人以稳重、客观的印象,“经历了那黑色的七月,我终于成了闯过独木桥的幸运儿,顺利进入了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治学严谨、风景优美的XX大学,开始了我四年的求学经历”这种话,只会显得罗嗦而矫情,甚至会给人“这个人连简历都不会写”的印象。所以所谓的“文章式”,指的是采用文章的“段落化”的特点,使用段落一方面来划分层次,另一方面表现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的人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以便让阅读者获得“层次清晰,逻辑明确”的感受。

应当说明,所谓图表式和文章式,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甚至还可以采用综合式的方法,即需要略写的部分,如个人资料、学习经历等用图表简单地列出,而需要详写的部分,如本专业介绍用文章段落的形式加以说明。总之变幻自在其中,只要记住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明确表现自己的思路就可以了。因为撰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带给阅读者自己写作时的感受,而这只有靠使用和自己思路符合的文体才能达到。

求职简历的注意事项

·所谓“实事求是”

首先要指出的,就是“实事求是”的问题。这里请允许在下开个玩笑,恐怕谁也不会像漫画GTO中的鬼冢英吉一样把自己的受处分的原因和次数都详细写出来,还自诩这是“因为‘诚实’,是本人的‘一贯作风’”吧!的确,一般人很少会在求职简历中写不利于自己的“负面情况”,但是请注意,这个问题并不只是“趋利避害”这四个字那么简单。让我们看看如下实例:

————————————————————————————————————

实例一:

……本人中学在学期间共获得“三好学生”称号九次,其中区级“三好学生”三次;市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一次(英语),三等奖两次(英语、数学);另外,在1998年举办的“洁洁灵”杯计算机应用大赛北方赛区中获得第三名的成绩……

————————————————————————————————————

在求职者眼中,由于自己的求职与英语、计算机相关,与数学也沾点关系,因此有必要举出自己这方面能力的证明;当然“三好学生”也是证明自己就算不是“全面发展”起码也没有“全面落后”的方法。这个想法当然不错,但是做法却显然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的一厢情愿:在社会人士的眼中,三好学生也好,学科竞赛也好,统统都是哄小孩子玩的东西(按,这套丛书的读者应该不是中学生吧,所以不要把它给你弟弟看啊……笑)。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能靠这种东西;当然一句不提也是矫枉过正,只需一句“中学时获得各种奖项共11次”带过就好了。计算机应用大赛上得过奖也好,还是应该让用人单位把精力集中到你大学时通过的认证上来(这方面下文将有详细叙述)。

求职不是个人Show,把个人所有成绩无论大小统统摆出来是不当的。理论表明要刺激起阅读者的注意,把优点罗列绝不是好方法;这样只能给人以“这个人得过很多奖”的印象,却不容易让人记住你希望他记住的重点内容。可见要掌握好介绍自己的度,记住“详略得当”这句话将是你受益颇深。

那么反过来说,介绍自己的缺点有必要吗?这会不会成为一种相反的策略,使得别人认为你的错误无关紧要,反而证明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呢?要这样做是需要相当的技巧的,不单要恰当地在你的缺点与你要得到的工作中选择交叉点,而且也与阅读简历的人的性格有关。总之这是一步险棋,但愿下面这个例子能带给你一点启发。

————————————————————————————————————

实例二:

……曾因对工作太富有创造性不被上级理解,发生矛盾而辞职……

————————————————————————————————————

这样的话出现在年轻人的简历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作者本人可能觉得这是表现自己富有创造性的机会,而把从前求职失败的经历光荣地写出来;但请各位注意,作为局外人我们看出什么?

第一,什么叫“对工作太富有创造性”?这句话作者可能没有太加考虑,就直接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作为阅读者,我们的想法就不同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求职过程无论如何不是个愤世嫉俗的过程,就算再强调不正之风的人也不应该把平常饭桌上聊天的思想带到求职中来;也就是说不能在脑中保留杂文中那些“当官的都思想僵化”的想法,否则即使是在潜意识层面,那些认知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犯一些不能把握形势的错误。看看这个例子,没有人会顺着作者的思想走——因为这是一份求职简历——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上级会不理解?一般的机构也好,企业也好,总不至于太过保守,对建议的态度应该是由主管(单人或小组)进行检讨,可行的进一步分析,否则放弃。记得一个杂志上有一段话挺有意思,跟我们要说的也不无关系。一读者询问:你们“编读交流”栏目中常常刊登读者的意见,为什么一直没看到贵刊有什么针对性的改变?不行动便意味这不认同,那有何必登出意见?编辑回答道,我们的栏目中刊登的读者意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确实是既有新意又有可行性,值得我们重视的,把它们登出来,一方面征求大家的意见,一方面表示我们的决心;另一种则彻底是胡说八道,不过比较有意思,登出来共大家一笑。这说明了什么呢?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有创造性的”、“建设性的”,但别人并不这么看。这当然是正常的,就算是提意见的人暂时想不通也没什么关系,放一放就是了。怕就怕不这么想,而是采取别的行动。

这就是第二点,“不被上级理解”有可能是上级的问题,如前所述也有可能是本人的问题;就算买菜都有可能发生纠纷,何况关于工作的正事呢?不过不管怎么样吧,我们关心的是,为什么会“发生矛盾”进而导致“辞职”呢?当然还是两种可能,领导不公,认为你是有意作对,故赐小鞋一双,搞得黄飞虎反五关;或者就是本人不忿,“就你这水平了解不了我的伟大创意,还是趁早好鸟择木而栖”。刚才说过,愤世是愤世,求职是求职,搞不清的同志下场不用搞调研,掐指一算就能算出个大概。套用Jojo中的一句名言,要求职成功,第一点便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么说的话,就不应该假定是领导的责任,因为毕竟领导也是要工作的,他也追求整体的成功,没有理由非要跟你较劲;你的意见如果真的高明,大可找出对方反对的原因,改头换面再次出现嘛!更何况事实上相当多以为自己正确得要死的人都是在重新检讨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感悟的。动不动就愤怒,就辞职,这是什么干法?让阅读简历的人怎么想?

最后就是看完简历后,别人几乎能推断出来,简历的作者肯定是刚刚丢了工作,否则不会这么理直气壮——检讨的结果通常是发现自己的谬误。这样的话只能说是做人不成熟,对找工作本身虽然没什么帮助但也没什么特别让用人单位反感的东西;怕就怕仔细一看,作者原来已经辞职很久了——很多次则更糟,原因见后——那么按照我们的推断法,此人或者脾气太过激,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太自负,明明能力不行还自命救世主。这样求职的结果不问而知,总之这样的写法表达不出自己的原意,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不可避免的要说明一句,现实生活决不是真的像我们假设的那样,领导都理智而高明;事实很可能就是一再遇到混蛋加四级的领导而数蹶不振。但记住,写求职简历不是出家申请书,没有看破红尘的必要!一要想方设法达到“被录用”的目的,二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有策略地、恰当地介绍自己,不要想当然;一心主观的结果只能是失去整个客观世界。

·“详略”的教训

其次,书写简历还应该注意详略问题。不止是上面说的奖项的例子,详略问题还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我们来说明一下一般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书写简历不是写自传;它是一种应用文体——应用文体的概念,就是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行文。通知是为了通知,招领是为了招领,但简历可不是为了介绍自己简单的历史,也不是为了让别人了解你的过去,而是为了表明自己能够胜任要应聘的工作,目的是要得到工作!那么,有什么必要对自己在小学时的转学加以介绍呢?

我们习惯介绍自己的方式是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地逐条说明: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没什么具体目的。我们无意对这种具有一定官僚主义作风的习俗做什么挑战,只要符合一般的要求就行了;不过过失这种东西一不小心就会犯,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实例(虽然有点愚蠢,但的确是个教训)。

————————————————————————————————————

实例三:

……
小学:1998-1992年就读于红星小学,成绩优异,曾两次获得区级三好学生的称号。证明人:颜严。
初中:1992-1995年就读于第五中学,其间参加过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证明人:郭向东。
高中:1995-1998年就读于三十中学,证明人:王若飞。199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介绍人:穆清。
……

没问题?看起来的确没问题……但遗憾的是,招聘广告中的联系人的名字就叫做“穆清”。不要认为生活中犯这种错误是不可能的:首先,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经过十六年以上的学习,接触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小学时的老师的名字能正确的回忆起来吗?其次,入团这种事,时下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咱们说句实话),什么时候入的团、什么人是介绍人,这些事情一定能正确的回忆起来吗?要知道,人的思考过程是很奇特的:你不会承认自己真的遗忘了那些事,如果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随便写几个认识人的名字当然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大多数人都不会那样做,而是努力劝自己尽可能的回忆起来。而有的东西简直就是不可回忆的,最后的结果便是记忆和自己开了个玩笑:隐隐约约记得那个同学是姓“穆”的,而我认识的姓穆的人……啊,对了,穆清!急忙写上,殊不知那个人根本不是认识人,而是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名字,由于对自己比较重要而下意识的记住了他。这些东西都在潜意识里完成,当事人并无所知,可是带来的事实却是客观的。

和错把入团时间记成大学(绝大多数人高中毕业都是团员,除了极少数另类分子)一样,阅读简历的人发现了这样的错误,肯定会……什么?引起注意?开什么玩笑,应聘又不是考发散思维……结果将毫无疑问的是认为你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书写简历不是辩论,如果内心认为你错了的话,将和“末日审判”一样,毫无上诉的权利。

当然这种错误乍看起来是很可笑的,但是仔细想想,应聘的时候有多少事要做!有多少东西要写!这种时候,一些关于记忆的小错误真的是不可能出现的吗?恐怕不会吧……认为这个例子可笑也罢,总之如果你没有犯类似的可笑错误的话,我们也就达到了目的。

————————————————————————————————————

·关于“创新”

前面说过,简历的很多东西都是约定俗成的;那么是不是说,一切新的想法、做法都是不利的呢?绝对不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需要“创新”,就算是再守旧的人也是如此。这是工业时代(甚或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农业时代的那种极端的守旧是不可能被继承下来的。但还是那句话,凡事不要“想当然耳”,经过论证的新想法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下面这个够新了吧?让我们来稍微检讨一下吧。

————————————————————————————————————

实例四:

……

姓	性	籍	……	教背	大课	……
名	别	贯	……	育景	学程	……

刘	男	河	……	一一	政数	……
诚		北	……	九九	治据	……
八九	经库	……
六二	济理
民	年	政面		至至	学论
族	龄	治目		··
··
汉	23	群		··
众		

……

————————————————————————————————————

无论是简历,现代人写什么东西都要使用横排字的,这是常识。但是这份简历却创造性地使用了竖排字!无论如何,作者想让人耳目一新的目标是一定可以达到的了……阅读者一定会因此而对此人印象深刻。但是……

第一印象可以说是个好兆头,但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他看这份简历用的时间比其它简历要长……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通常阅读不是以“字”为单位,而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理解;这里不是专门介绍阅读法,就不详细讲了。总之,现代人阅读习惯是从小就养成了的,竖排字等于人为的断开了意群,自然会大大降低阅读速度。我们这种冷静的分析,阅读简历的人事科长头晕脑胀之余未必能想到;“这份简历怎么这么麻烦?”好了,到现在,还会是好兆头么?有了这个观念,阅读者的思想会怎么处理呢?竖排字的确与众不同,但本质不是复古吗?竖排字被横排字淘汰的原因是它不如横排字,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使用它呢?即便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这算不算哗众取宠呢?这样的性格会对工作有帮助吗?……?照着这条思路走下去,结果会如何,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了。问题是,简历作者肯定不是这么想的;他当初的想法很单纯,不外是“出奇制胜”而已,谁知事情会走到这布田地?我们不是反对创新,而是说,在创新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全面,站在对方角度上作一些论证。

当然上面的分析也是引人而异。比方说,如果阅读简历的人有日本背景,他的潜意识就不是烦躁,而是感到亲切了。(顺便说一句。日本横排字和竖排字都在使用中,作为流行的媒体,相当多的杂志都是竖排字。说起来,日本的竖排连英文都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向下排——和西方习惯不同,字母本身却是正写,而且字母是和汉字、假名一样大的全角。)如果写作者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可以说就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啦!不过这种情形简直比写竖排字简历还少见。

·“结局”和“存在”

时下有一种风气:一切“实用”第一,结局最重要——一个青年曾经很艺术化地说:“风,在空气中掠过,它并不知道自己去往何处;云,在天空中变幻,它也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但是!这种过程并不重要!风会吹动物体,云会聚集成雨,只有‘结局’才是有意义的!”正如这位青年所说,这种人生观认为,只要能获得“结局”就代表了自己的“成功”;好比物理中的耗散力,做功和路径没有关系。在当今社会,持这种态度的不乏其人;不能向小孩子一样把事情单纯地分为“好的”和“坏的”两大阵营(但说实在的,如果都这么分也许世界就太平多了),但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反的看法,那就是并不只有“结局”才有意义:追求的并不只是结果,而是一种“存在感”,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么说也许太抽象啦。我们不是人生指南哲学课,还是看看下面的这个实例吧。

——————————————————————————————————

实例:

青年周翔的简历没什么特殊的,当今也许很常见;但看了他的注释后,却让人颇感兴味。

……
……在大学中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班级名列前茅……(和老师搞好关系,出具证明并非难事)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在学生会宣传部工作出色,曾担任副部长职务……(同上;而且难道会有人去大学调查吗?给人留个好印象,咱的目的就达到了)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获得广泛的称赞……(还用说吗?)
……曾在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的职务,工作态度扎实,业务突出,曾数次获得表彰……(咱倒真的在那家公司干过;不过这“经理”可是事后请客请出来的)
……

————————————————————————————————————

当然这只是个典型,但令人叹息的是,他的理由并非毫无道理,甚至简直讲出了一些社会上的真理。除了这种利用“公共关系学”制造完美简历的周青年,还有另一些靠“技术”包装自己的人……

————————————————————————————————————

实例:

有些招聘文秘等职务的单位有硬件规定,在省级报刊发表过多少文章、市级报刊发表过多少文章,等等。这种情况拉关系就没什么用了,但强中自有强中手,《围城》中韩学愈的得意门生(知名不具)就介绍过这样的经验:

“……中国何其大,报刊何其多;本来发表个一篇两篇也并非难事,但临时抱佛脚尚可,临时背佛经就有些难度了。不过没关系,要求的不是影印件吗?凭咱们的移花接木技术,搞个模模糊糊的复印件绝对没什么问题!(按,甚至重新排版都行,把纸质效果搞好就大功告成。)”

那么用人单位难道不会查证吗?常言说得好,撑死大胆饿死小胆,想得太多连空气都不能呼吸了,那多“迂”啊!看看咱们的韩老前辈,当初坦然在自己的简历上注明“著作散件美国‘XX通讯’、‘XX学报’”,其实呢?天知道他并没有说谎,“XX通讯·人事栏”上真的发表过他的“韩学愈君,愿帮助研究中国问题者,费廉”,和“XX学报·读者园地”上的“韩学愈君求二十年前本报,有意者请与XXXXXXXX联系”……看来,这个问题倒真是“古已有之”的。

————————————————————————————————————

更死硬的分子就是假造各种证书、文凭了。你说现在文凭有防伪手段,但连商业产品的激光防伪、数码热线防伪都能被破解,微软综合了网络、计算机信息收集技术的“激活”系统都被搞定,世嘉索尼的游戏机都被高手攻破,世界性的基板、卡带都被强行转录,不知中国政府的技术比之那些靠加密吃饭的公司如何?退一步讲,即便技术本身是铁板一块,那考试时就完全没有替考、作弊吗?前些日子某英语考试,监考方宣布要核对照片之后,几乎有一半人慌忙离场可是官方的消息啊。所以说现在只看“结局”的朋友实在是颇为不少。但是,如果您就是其中的一员,那么听我们一句话,人还是走正道的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政教处主任吗?不是,我们有追求“真实的存在”的理由。

如果只注重一次求职的结果的话,也许带有适者生存味道的“不择手段”有其意义;但人生不是离散的,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会在自己的思想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只有时时刻刻都抱着认真的态度,在真实中生活的人,才能把握自己,向一个目标而奋斗;那些只注重结果的人,即使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也必然会被时间淘汰,冲击到一无所有的起点。为自己积累才是正确的人生之道,求职也是如此!不要让时间平白浪费!不是有例子吗?一个拥有英语六级优秀证书的人被委派任务后,竟然被发现英语根本连四级水平都不到!在这次失败的求职活动中,他能得到什么?站在全局的角度上看,追求虚幻的结果,不如一步一步向着真实的存在迈进!

无论如何,简历也好什么也好,能否胜任一个工作不是靠“自己的过去”来决定的。从笔试、面试到试用,无一不是要求你的真实水平。包装自己的过去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事,但要真正达到求职的目的,还是要把现在的自己的水平提高。所说和所为相差太远,会带给人非常糟糕的印象。

·简历的“外貌”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但简历可不需要特别的“包装”。一份标准的简历,就应该是一至两页打印件;想要搞得“美丽动人”,请先问自己一些问题:

附带相片——我的外貌是否在中上的水品,是否上像? 手写简历——我的书法是否真的出众,而不仅仅是自己认为? 附带封面——美丽的封面是否会让人误以为是一张明信片? 文图并茂——你的图画风格是否适用于应聘的职位(如促销员)? 语言诗化——把学习经历写成十四行诗的形式是否显得不知所云? ……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招聘人员对着一大堆简历,通常不是通读,而只是找到他所需要的那部分(如英语要求、计算机要求、工作经验要求等);把简历做得华丽而铺张的话,很有可能让对方找不到想要的东西,即使对方责任心很强,最终在纷繁的条目中找到了要求的“硬件”,在心里也会不以为然,甚至大光其火吧。一个编辑说得好:我们的工作其实很辛苦的,作者如果能体谅编辑的难处,采稿率也会有所提高吧!这其实用在简历写作中也是一样的,时刻想着阅读者面对一大堆简历的辛苦,在设计简历上也为对方打算的话,自然事半功倍。

打印稿结构清晰,手写稿字迹工整,外文简历(英文称为Resume)拼写、语法正确,语气客观庄重,要比浮华的色彩、图案好得多。除了强调创意的职位,简历的风格还是以朴素为好——但即使要应聘的是那种职业,也不要太过“创新”;这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越与众不同的代表个性的东西,争议就越大,没人能打包票说我的风格肯定适用于阅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创意”还是表现在自己的作品里为好。

此外,关于简历是否要附带有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的问题,还是应该看招聘单位的需要。习惯上有时是在面试的时候出示自己的有关证明材料,但应聘国家机关公务员时一般要附带公务员资格考试证书。

……

信息化世界中的不败之道

有人说,驾驶、外语、计算机是求职的“三大法宝”。这当然不是说它们比你所学的专业更重要,而是说这三项乃是求职过程中的好帮手,可以为你在人生的天平上增加胜利的砝码。关于驾驶、外语,前者需要的是一次性的专业培训而后者需要数年的苦功;但计算机就不一样了,上手的话几天就能上机操作,可说到精通,再多的功夫都不够。但通常在求职中,计算机的概念和大学计算机系中的概念几乎完全不同。我们将在下面详细叙述“求职计算机”这个话题,希望能让大家对在信息社会中的“不败”有所了解。

在求职中,计算机最突出的便是“实用”二字。不同于深奥的高等代数、电路分析,用人单位通常的问题是“会不会Word、Excel(甚至是WPS)”?因此可以说在求职中,除了应聘和硬件、编程、网管等有关的职位,并不需要(用人单位很可能本身也不很了解)一些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应聘文秘的话当然需要的是字处理、电子表格等等,VC++编程虽然高深(相对而言),恐怕也无用武之地吧。福尔摩斯说得好,“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你干了什么,而是如何让别人知道你干了什么”;同样,我们也可以套用这个句式,“求之中重要的不是你会什么,而是如何让别人知道你会什么”。这就需要自我推荐的艺术。

关于这方面,前文中已经说了不少;但在推荐自己的过程中,如何突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呢?最简单的便是制作一个(求职用)个人主页。这个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很好掌握:如果自认为水平一般的话,便在简历中提一下“个人主页”的网址了事(通常阅读简历的人不会追查所附材料的真实性,同样,他们一般也不会特意去查看你的个人主页。当然并不能因此编造虚假材料,也不能随便说一个网址了事;万一招聘方对你提到的某些内容感兴趣,在面试中提到后发现你是在欺骗他,这次求职经历也就特定宣告失败了);如果认为制作网页和求职关系较密切,也可以在求职信中着意介绍。

话虽如此,制作网页易通难精,更何况由于高等教育中一般不包括这个新兴的技术,相当一部分流连于网上世界的人都对“<body><bgsound src="/bgm/lovefate.mid" loop="-1"></body>”之类的东西感到不知所云。在这里,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网页的制作技术及技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是某网页编辑工具的介绍或是使用手册;我们将从“效果”而不是“技术”入手,换言之,不是说明“HTML能干什么”,而是说明“如何用HTML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下面的部分对已经掌握了某软件(如Frontpage)的读者也不无帮助,因为我们介绍的不是技术,而是制作网页的思想。

当然,思想不可能脱离于技术单独存在。对于已经掌握了一种或几种网页编辑工具,甚至能用记事本直接写HTML源文件的人,当然就没有什么技术性问题存在;而如果你并未掌握这些技能,我们推荐使用Macromadia的Dreamweaver,一种可视化网页编辑工具。我们的建议是:无论如何,初学者最好使用方便的可视化编辑工具;因为在求职的同时“充电”会分散精力,为了达到需要的效果,一些简单的东西便足够了。

个人网页制作指南

所谓网页(Web Page),主体是HTML,即“超文本构造语言”(Hyber Text Makeup Language)。关于HTML,这里无意做学术性的探讨;但我们可以首先声明,这部分内容将以HTML为主——不是介绍HTML本身,而是介绍如何用HTML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这不是因为易学性等原因,而是基于一个很现实的因素:我们的目的是制作求职个人网页,那么就必然要放在免费空间上;而通常免费空间是不支持网络编程语言,如ASP、PHP等的。至于个人网页上满天飞的Java特效,不作介绍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华而不实(如果用人单位的领导是外行说不定更感兴趣),而是因为Java Script学起来需要一些编程的经验,而且网上也提供大量现成的Java特效,除了想掌握一门技术的人,特意去学JSP可以说比较浪费时间。如果对特效比较感兴趣的话,我们推荐去学习Flash动画,一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看到网页,最直接的印象是什么?当然是页面上的文字!这就是首先需要了解的:页面文字的编辑。

·页面文字的编辑(不含CSS)

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HTML的一个基本特点:正如他的名称所言,HTML是一种“构造语言”;换言之,HTML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这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描述性的”呢?我用Dreamweaver编辑它,不是想在哪里放什么就放什么的吗?

其实不然。HTML最大的特点,便是由于简单易用,而无法达到功能上的强大。它只提供有关的“描述”,比如这个段落要用三号字显示、这段文字要强调(在HTML 4.0中着意强调了描述性的特点,比如推荐使用<strong>标记取代<b>标记;注意,前者正是描述性地说要“强调”,而后者则制定“要粗体(Bold)”);至于三号字到底是多大?用什么字体表示强调?HTML没有说明,而是把“解释”的工作交给了浏览器。所以从理论上讲,不同浏览器上的网页从视觉上都是不同的。当然对这个“理论”我们的理解不会很深刻,毕竟大多数中国人用的浏览器都是集成在Windows系列中的IE(“网络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著名的出品Oicq的腾讯附带的浏览器Tencent Explorer就是改头换面的IE。更通俗的例子是更改分辨率对网页的影响,设计不严密的网页很可能会因此变得面目全非,君不见很多网站都注明“请用800 x 600分辨率浏览本网站”?当然他们也知道很少有人真的会为了“浏览本网站”而更改分辨率,那句话的意思只是“如果本网站看起来很烂,原因不在我们,而是你使用1024 x 768分辨率的缘故”。

基于这个特点,要让HTML的文本做到“精确”就无从谈起。大可不必因为行尾的一个标点显得不美观而修改自己的文字,须知你看到的网页并和别人看到的一摸一样,为了证明这一点,单是改变浏览器的大小就能知道了。虽然是“可视化编辑工具”,编程的术语“所见即所得”在网页设计上并不适用。

那么,HTML允许你如何去“描述”网页中的文本呢?首先,HTML中文本的基本单位是“段落”;浏览器会自动在不同的段落之间加上空行,因此别指望你的文本看起来和在记事本中一样。针对一个段落,可以使它左对齐、右对齐或者居中;这就显示了HTML和Word文档的区别:众所周知,在Word中可以改变一段中的某一行的位置,而这在HTML中是不可能的。

此外,还可以把一个段落定义为段落(Paragraph)、标题1——标题6(Handline1-6)或者无(None,不推荐使用)。直观上这么做的效果和改变该段的大小和加粗体的结果是差不多的,但在使用上通常还是按照名字理解的好,即在标题时使用标题,段落时使用段落。当要改变整段文字大小的话使用标题代替段落也不是严格禁止的,但从HTML定义的角度上不推荐这么做。

针对段落中的某些字符,HTML允许改变它们的大小(共有一至七、加一至加七、减一至减七,不能像Word中那样严格定义为几号字)、颜色(用描述性的“红色”、“白色”或数字化的#RRGGBB,RR:红色亮度、GG:绿色亮度、BB:蓝色亮度)、字体(准确地说是字体列表,如果系统中不存在特定字体的话可以指定代替字体,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错误)、粗体或斜体等。

上面说的内容,在Dreamweaver中可以在对象属性窗口中找到,风格和Word等字处理软件颇为类似(微软的Frontpage中的处理方法则更为相似)。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说过HTML应该是描述性的,但又说可以指定把文字改变成粗体或斜体,这不是矛盾吗?其实,“粗体或斜体”的设置正是为了适应用惯了Word等字处理软件的人,真正的HTML规范推荐的是用强调、斜体、缩写、略词、引用、代码、定义、输入、展示、变量等来制定文字,从中可以看出仍是以“描述”为基本。

——顺便说一句以上是HTML 4.0推荐的内容。其它还包括非描述性的黑体、斜体、大字、小字、电报体(数字、字母、符号宽度相等)、划线(中间加一道横线,表示划去)、下划线等。包括上面提到的部分,所有这些大多数都能在Dreamweaver的“字符”菜单中的“风格”里找到。

初学者面对各种不同的格式,往往在目不暇接之余犯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在一个页面里使用很多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嗯……背景用桌面的蓝色,标题用纯洁的白色,时间用显眼的黄色,小标题用热情的红色……介绍自己用稳重的隶书,标题用标语似的黑体,小标题用华丽的行楷……”这种杂乱的设计,就算自己日后看到也会脸红的。初学者虽然都会有喜欢浮华外表的时间,但最好制作一些给自己看的东西,而不要拿到网上“现眼”(尤其是求职的场合),以免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它控制文本的方法

上面介绍了HTML中的文本格式。除了那些主要的方式之外,还有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控制文本的格式;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一、预定义格式文本

以Dreamweaver为例,除了“格式”中除了段落、各种标题之外,还有一种“预定义格式”(Preformatted)。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制作网页的时候,有时候会被一件事情困扰,那就是在别处(Word文档、其它网页等)看到了不错的东西,想要把它们复制(copy)粘贴(paste)过来,却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处理起来也颇为不顺手。这是由HTML的特点决定的,超文本本身就不具备富文本(RTF,Rich Text File)的很多特性,粘贴过来自然颇为不便。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全部使用微软的产品(IE和Office,包括Frontpage、Word、Outlook……等)。微软自己的产品中复制粘贴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在复制的时候微软的产品是把格式信息也记录了下来,但大多数第三方的软件(如Dreamweaver)在剪贴板中就只能获得文本信息。但我们还需要使用Dreamweaver的强大功能(而且对Frontpage混乱的管理方式感到深恶痛绝),这就需要把这段文本定义为“预定义格式”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文本格式。

——当然,微软超强的自我兼容性不仅表现在格式相似上;图片、表格、水平线、超链接……几乎什么东西都支持复制粘贴!所以在需要大规模使用别人工作成果的场合还是使用Frontpage吧,虽然我们还是推荐原创。

二、列表

HTML在不关心实现细节,只涉及描述性的前提下,定义了“列表”;包括下面的样式:

·学习科目 ·获奖情况 ·工作经验

或者

  1. 构思
  2. 列提纲
  3. 打草稿

等形式。当然类似的效果也可以直接用分段文本表现,但用列表的话会显得更加紧凑。用Dreamweaver实现的话,同样可以在对象属性窗口的右下方找到。

三、水平线(Horizontal Rule)

所谓水平线,就是一道横线,可以在希望把内容划开的时候使用,视觉效果相当好。可以定义颜色、长度、宽度和位置(左中右)。实现的话,一般在“插入”菜单里(如Dreamweaver)就可以找到“水平线”。

四、其它

这些内容一般不常用,作用也不大;但没准有时要用到的,包括:

强制性空格(Non-Breaking Space):在Frontpage中没这问题,但使用Dreamweaver的话,可能很为如何出现两个空格而困扰。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插入”菜单中找“特殊字符”,或者使用热键++空格插入。

断行(Line Break):强制截断一行,可以用在预定义格式文本中,进一步控制格式。在Dreamweaver中可以在“插入”菜单里的“特殊字符”中找到。或者还有一个在所有编辑软件中都通用的方法,就是在HTML脚本中希望断行的地方插入文字

其它特殊字符:版权符号、人民币符号等等;由于是描述性的,不排除浏览器显示不出正确结果的情况(尽管极为少见)。

其它:其它的其它的其它,如字符缩进等。要完美控制字符显示效果的话,请关注CSS的部分吧;HTML可利用的地方已经不多了(笑)。

总之,这些都是辅助手段;大家没有必要把精力消耗在这些细节上,如果对制作网页真有兴趣的话以后自然会慢慢精通这些东西。求职阶段还是追求效率为佳。

·超级链接

超文本(Hyper Text)之所以能被称为超文本,就是由于超链接(Hyber Link)的存在。如果是在五年前,要解释清楚究竟什么是超链接恐怕还要费上一段功夫;好在现在只要上过网的人就不难领会超链接的美妙,我们也不用在如此基本的一个问题上浪费时间了。简单地说超链接就是由一个超文本连接到另一个超文本的钥匙,我们还是关心如何在自己的网页中加入这种奇妙的东西。

但在这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个超链接的起点和终点。超链接的起点通常是一段带有下划线的蓝色文本(HTML缺省),或者是一副图片(或图片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Flash动画(或Flash的一部分);而它的终点呢?答案是可以是任何文件,但如何对待它们则取决于浏览者的系统的态度。对于终点是另一个超文本文件、文本文件、图片、Flash、脚本文件(如.asp、.php)……的情形,当然是在IE中打开;如果终点是流(Stream)格式文件,如rm(Real Media)、wma(Windows Media Audio)等视频或音频,则需要打开RealPlayer等流格式播放工具。至于其它的情况,浏览器则询问是把它们直接打开还是保存到磁盘。(所谓“直接打开”其实是下载到一个临时目录里再打开;如果是一个系统不支持的格式则当然不能成功打开。)最常见的便是压缩文件.zip、.rar,或者可执行文件.exe。同时系统会建议最好不要直接打开,因为有可能有病毒存在。

返回正题,Dreamweaver和Frontpage对初学者来说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如何对待超链接了;Dreamweaver以其灵活的处理超链接的方式使无数人对它一见钟情。具体地说,你只要选择要成为起点的区域(如文字、图片),再在属性窗口的“链接”(Link)中填上终点就可以了。旁边的“目标”(Target)栏可以选择四项内容。空白就是在当前窗口中打开链接,是缺省的情况;与此相对的是_blank,意思是在浏览器的一个新窗口中打开链接。其它的三项在后面的“框架”部分有用,这里先不提及。

————————————————————————

实例:

在一句话“点击这里访问我朋友的主页”中,选择“这里”,再在属性窗口的“链接”栏中填写朋友的网址,在浏览器中“这里”二字便会有所不同(缺省情况是变成蓝色或紫色,加下划线);浏览者点击“这里”二字便会转到先前填写的朋友的网址。另外,在这种场合,“目标”最好选择`_blank`。^^
————————————————————————

简单地说一下目标链接的格式。点击旁边的文件夹图表自动选择文件,和加入一个绝对网址(如http://wwwsuperart.yeah.net)是最简单的情形;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一些关于URL的知识。在Internet上,超文本也好,图像也好,一般文件也好统称为“资源”(Resource);所谓URL便是“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涵义和通常所说的“网址”相似,可以认为是Internet上的“地址”(网址也是一种URL)。请看以下实例:

————————————————————————

实例:

对于一个典型的URL http://hierophant:superart@user.server.com/studio/superart/index.htm#topic03:8080,我们可以把它分解讨论。

http:// ——表示的是hyper text transform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网页的传输一般都在http下进行。其它类似的还有ftp(文件传输协议)等。

hierophant:superart@ ——表示的是用户名和密码。Internet上大多数资源是绝对共享的,因此这种格式不太常见。在ftp上则比较常见,所谓的“匿名登陆”就是指用户名为anonymous,密码为自己邮箱的登陆方式。为了自己的信用不要虚构邮箱啊!

user.server.com ——表示主机名,例子中的形式就是所谓的“域名”。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IP地址的形式,例如202.113.10.37。关于IP地址与本书无关,不加赘述;总之这部分在URL中是必须的。

——如果将这部分继续分解的话,user表示具体的主机名;server是域名,可以拥有很多主机(如user、news、download等);.com则说明是商业公司。当然在今天.com的涵义被大大拓延了,有钱的话可以随便注册:)

/studio/superart/ ——注意,URL中用的是斜线而不是单机目录中常用的反斜线!如c:\windows\desktop目录的URL表示法为file:///c:/windows/desktop/。会使用DOS的读者应该很容易理解,否则就请理解成“文件夹套文件夹”吧。

index.htm ——文件名。URL中其它部分都是为了描述这个文件在哪里,毕竟文件才是“资源”嘛!但为什么网址只有www.163.com这样的形式呢?因为既然是网址,使用的当然是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而一般情况下网址指定的页面(称为“首页”mainpage)缺省便是index.htmindex.html。当然具体到不同的主机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例如用脚本文件(如index.php)根据访问即时生成网页。

#topic03 ——只在和html文件中有用,表示“标记”。详见下文。

:8080 ——端口,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知道超文本传输一般使用80或8080端口,ftp一般使用端口21就可以了。单位限制上网通常就是采用屏蔽有关端口的方法。

————————————————————————

——插一句,上面说过,由于面向的是(求职)个人网页,与脚本语言有关的统统不作介绍,因为大多数免费空间都不开放权限。有兴趣的读者请研究有关书籍。

除此之外,URL还有两个特殊的用法。第一就是电子邮件,形式为mailto:superart@etang.com,即mailto:+邮箱名(关于邮箱名的涵义就不赘述了,用户名@主机名而已)。浏览者点击内容为mailto的链接后,会打开本地机器上的邮件管理工具(如Outlook、Outlook Express等)给superart@etang.com发送邮件。当然工具要进行设置,这种链接对网吧中的人一般没什么用处。

另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链接,即标记链接。超文本中可以插入所谓的“锚点”(Named Anchor),在Dreamweaver中可以通过“插入”菜单中的“隐藏标记”中的“标记锚点”实现,或者直接在HTML源文件中写上<a href="#anchorname">,其中anchorname为标记链接的名字,只对网页制作者有用,因此最好起个描述性的名字。要使用的话只需在起点处写上“#anchorname(标记名称)”就可以了,浏览者点击起点的话便会自动转到标记所在的位置。如果标记名称为空,则将转到整个网页的起点。当然向上面URL例子中那样,把超链接指向不同HTML文档中的标记链接也可以。

以图片为起点的超链接将在下文叙述。

·插入图片

和富文本(Richtext)一样,超文本也可以插入图片。图片的表现力是勿庸置疑的,巧妙的运用图片将会使你的网页增色不少。

和图片惊人的表现效果相反,在网页中插入图片,对于可视化网页编辑工具而言异常简单。在Dreamweaver,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图像(Image)”便可以了——一切都是这么简单!通常浏览器支持Gif、Jpg、Png三种图像格式,它们各有如下特点:

GIF ——“唯一支持动画的网络图像”是它最大的优点,缺点是最大颜色数只有256色。单幅图片的场合在图像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文件要比JPG小,质量也更高一些。采用无损压缩方式。

JPG ——就是“JPEG”,记得VCD用的MPEG(mpg)吗?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适用对象为静态图像。采用离散余弦变换(一种有损压缩方式,把图像分成8 x 8或16 x 16的小块进行压缩处理),对照片等颜色多的图像压缩率很高而且可以自由掌握画质和大小之间的关系。

PNG ——某种意义上在单幅图象的场合比上述两种格式都优秀,但出于兼容性的考虑不推荐使用。

——其实BMP等格式也可以被IE正常显示。但在实际使用中,的确是GIF和JPG更有用处……在不过分考虑兼容性的场合PNG应该说是最棒的静态图像格式(JPEG2000除外……应用小波理论的JPEG2000是一种非常棒的有损压缩格式,但现在已经是2002年了……)。会有人使用“大而无当”的BMP吗??

而图片的两个基本属性,就是“分辨率”(解析度)和“颜色”(色深)。对网页图像而言,分辨率就是“宽乘以高”,单位是象素;颜色大部分是256色或者16M色(M=Million,百万。16.7M色即是通常所说的“真彩色”True Color)。后者不用说了,相片、风景……都要用到;前者主要用于一些装饰性的场合,如一条带有手写文字的横幅,等等。

在个人网页中,可以说图片的地位比商业网站要重要得多。商业网站,尤其是Sohu、Sina这样的为我们所熟悉的新闻网站,特点是“面面俱到”;新闻,足球,运动,游戏,什么都要涉足,而且内容也都很丰富。对它们而言,网页的问题就集中在如何组织、处理信息上。个人网页,尤其是求职用的介绍性个人网页则不同;内容单一,所以必须运用图片来缓解“没什么东西”的感觉。如果对自己的长相有信心,可以扫描一些生活照放上去;否则便放上一些艺术照——如果没有艺术照,不妨将自己的照片用电脑加工一番,也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图片有一个叫做“注释”(Alt)的属性,在Dreamweaver的属性窗口里就可以找到。它有两个作用:我们知道,所谓浏览网页,先要把网页下载到本地的缓冲区(通常是用临时目录的形式)里,然后再使用相应的软件(如IE)来进行处理;而和HTML页相比,图片这种东西又比较大,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常常出现先有文字后有图片的情况。其实这是好现象,整个阅读过程是线性的,人们当然希望先下载了什么东西可以先显示出来。但网页设计者很少考虑到这种情况,导致很可能是自认为应该起到很大作用的图片还没有出现,网页就被关闭或转向了。当然这个过程取决于浏览者,网页设计者是没什么办法的;但如果你为那个图片设定了注释,在它被显示出来之前,会有小号字在图片的位置标明注释,以便让浏览者决定是等待图片还是跳转网页。

注释的第二个用途,便是在图片下载开始后(不一定非要下载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常的情况下,随着下载进度的进步,JPG是从上到下显示的;而GIF就灵活得多,最具吸引力的是可以让图片逐渐清晰),鼠标悬停在图片上一定时间(缺省情况大约一秒),黄底黑字的小字注释便会出现。可以用“左一:我爸爸 左二:我哥哥 左三……”作为注释来说明一幅照片,特别是注释文字本身可有可无的情况。

图片上的超链接和普通的文字超链接没什么两样。有一点要注意,使用Dreamweaver的话点击图像,属性窗口中将只有链接和注释而没有目标;没关系,设定好链接后按一下左键,会发现虽然没有选中图片,刚才设定的链接还存在。而这时就可以设定目标了。但要直接在图片前面设定链接就不可以。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效果很常见:点击图片的不同区域(称为“热点地区 Hotspot”),就会激活不同的链接——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读者肯定会想到图片分割,也就是将图片分割后放到下面将要介绍的表格里。这种做法的优点就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在一幅图片上(实质上是几幅,虽则看着像一副)激发不同的超链接,而且图像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显示出来。这种做法在国内不太常见,但国外网站则比比皆是(比如Capcom的网页);但刚才说过,这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实现——如果热点地区很小不值得分割图片,或者是热点地区不是矩形(图片分割当然只能是矩形),而是圆形甚至是不规则多边形呢?虽然在Dreamweaver里实现很简单,但因为HTML中这算是一个小特效了,因此放到后面介绍。

·表格

大家都知道表格是什么意思,但是!在HTML里,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表格的作用远非其它情况所能相比!俗话说得好,没有表格的网页就不算是网页,因此,表格使用得当的话,起码可以给人留下“这个人不是只会把文字和图片拼起来的低手”的印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表格”(Table)呢?简单的说,表格是由若干行和若干列组成的,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格并无二致。在一开始,网页中的表格和Word等字处理软件中的表格类似,都是为了表述日常生活中的表格用的。表格就像是一个行乘列矩阵一样,由“单元”(Cell)作为基本元素;相邻的单元可以任意合并(merge),但合并后的单元必须还是矩形。单元可以插入行和列,甚至是新的子表格(称之为表格嵌套;特别说明以下,表格嵌套并不像某些书中所说的会严重降低速度,尽管我们认为其本身一般情况下并无实际意义)。这些都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表格的特征。

但是,最近几年情况却有了变化。原因在于,以前(网龄超过五年的人会理解的)网络是一个单纯的

…….. to be continued :)

六月

2002-6-16

PS:

突然想到也许些个杂文什么的更适合我,呵呵。(随口一说)

显然本文的例子构造的痕迹比较严重,但是也不是那么简单——表明上看“比较无问题”,但其实却暗藏玄机……不知有没有达到希望的效果~

原来本以为这种指导人生的东西比较多,但为了写这些东西翻了一些资料,结果发现它们废话太多,也就是说这方面的题材果然还有可挖掘之处……什么“择业第一要求是社会需要”啊(什么社会需要,根本是单位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的匹配),“和同事相处三法:一、好说话,二、提适当的意见,三、不卑不亢”啊(废话,用你说),空话太多!这是杂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

比较难……这种大的说明文,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比较复杂。希望得到指教~

哎呀,发现写作态度浮华了。不是好现象。